服务热线
13838184522
事实上,消费贷进军个贷市场的步伐早有端倪。
自 2022 年第三季度开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总量九季度连跌,到 2024 年末仅剩 7.27 亿张。换言之,两年半时间里 8000 万张信用卡蒸发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消费金融市场的深刻变革。一方面,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风险逐渐暴露。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3月8日至17日,市场共挂牌了20批信用卡不良贷款资产包,规模达86.53亿元,占同期个贷不良资产包的83.31%。
为应对风险,银行主动压缩信用卡业务规模,部分银行甚至还关停了旗下信用卡分中心。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普及削弱了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年轻客群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信用产品
政策赋能:消费贷的扩容与升级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优化消费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
具体而言,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此外,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政策调整无疑为消费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高的贷款额度和更长的贷款期限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差异化授信策略有助于金融机构更精准地评估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监管总局也强调了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不良容忍度,明确尽职免责标准。监管机构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合规经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引导,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风险暗涌:不良资产处置承压
尽管政策利好,但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良资产增长的风险。
据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银登中心挂牌的个人消费贷不良资产规模显著增加,其中消费贷不良资产的平均折扣率为3.8%,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大挑战尤为突出:
信息不对称:借款人财务透明度不足,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风险。
流程缺陷:部分机构缺乏标准化风控体系
期限风险:长周期贷款,逾期和违约概率上升
破局之道:科技驱动全流程风控
为了应对个贷不良管理的挑战,金融机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精准地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
其次,金融机构应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严格执行差异化授信策略。在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的同时,必须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符合要求。此外,应加强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逾期和违约情况,降低不良资产的形成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途径。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加强与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借助其专业优势,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在这方面,山哩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E法通平台就通过整合律师资源、案源信息,实现了法律服务的在线化、智能化,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高效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模式。
消费贷的未来与展望
尽管消费贷市场发展迅速,但风险也不容忽视。据麦肯锡分析预测,到2025年消费信贷不良资产的余额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银行在拓展消费贷业务的同时,需注重合规性,避免风险累积。随着不良资产处置资产管理公司(AMC)市场的扩大,相关产业链将迎来大量的发展机会。
总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消费贷已成为银行个贷业务的新宠。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消费贷业务的竞争力,助力消费市场的繁荣。
上一篇:闸北区营业执照贷款
下一篇:闸北区车抵贷不押车不看信用
版权所有
电话:13838184522 手机:13838184522 地址:{fenzhan}